赵学建
法律尽职调查是企业在进行投资并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极为关键的环节。它是指公司在投资、并购或上市过程中,对目标公司或标的财产的经营、财务、法律等事项进行审慎调查和分析的过程。随着中国经济的大发展,收并购业务将成为律师的一项基本业务,作为一名执业律师,整体而准确的理解法律尽职调查工作是必备素质,也是考验自身价值的重要指标。本文将从法律尽职调查的目的、流程、方法和渠道、结果等方面进行简要论述,争取对法律尽职调查形成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一、法律尽职调查的目的
要了解法律尽职调查的目的,就要明白法律尽职调查想要解决的问题。它主要解决的就是交易双方在交易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以免陷入交易陷阱,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因此,法律尽职调查就是通过对目标公司的主体资格、股东、历史沿革、法人治理、主营业务、在建工程、主要资产、重大债权债务、重大资产变化和兼并收购、税务和财政补贴、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劳动人事、重大诉讼仲裁和行政处罚、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等法律事实进行调查和分析,判断其合法性以及存在法律风险。
同时,要全面分析所发现的法律风险,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后果,以及此风险对于此次交易所带来的影响。并针对此法律风险,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总之,法律尽职调查就是通过收集和分析所有与交易有关的资料、信息,发现、分析、评价其中所存在的法律风险,以评判此交易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二、法律尽职调查的一般流程
法律尽职调查一般流程包含四步:(1)前期准备;(2)现场调查;(3)调查分析与结果;(4)方案实施
1、前期准备
法律尽职调查的前期准备主要是为后期尽调做铺垫性的工作。在这个阶段,律师一般需要针对此次交易归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报告,并收集或总结此次交易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制定法律尽职调查清单,法律尽职调查清单一般从目标公司的历史沿革、股东情况、出售限制等、各项资产的形成的过程文件包括合同、审批、批复等、各项资产的证明、目标公司的债权债务、知识产权、目标公司的合同、订单的履行情况、目标公司的股权或者债权融资、目标公司的劳动人事情况、目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目标公司的税务、目标公司的仲裁、诉讼情况,以上是一般尽职调查的主要尽职调查范围,但具体项目要根据项目的性质增加不同的尽职调查范围,例如如果是城市燃气项目,需要增加各项验收、审批文件、城市特许经营的范围等。同时,律师还需要起草一份保密协议,以便开展现场调查。
2、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是法律尽职调查人员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收集资料,并核实相关信息,是法律尽职调查的关键环节,它是资料收集、信息核查的来源和途径,决定了资料和信息的全面性和真实性,并为后续法律分析提供依据。现场尽职调查不但要依照尽职调查清单索要相应文件,还要对文件的真伪、是否是原件进行标记,同时对尽职调查过程的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现场尽职调查除查看资料外,还需要与相应的高级管理人员、法务、外部律师以及供应商等进行访谈,同时要走访政府相应部门,例如土地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
3、调查分析与结果
调查分析与结果是对在现场调查过程中收集的资料和信息,进行充分的、客观的法律分析,并与其他部分协同,进行信息的分享与交流。进而形成法律尽职调查报告,以供决策者参考。同时,根据法律尽职调查发现的法律风险,以及制定的解决方案,协同其他部门制定此次交易的交易架构等方案。
4、方案实施
通过法律尽职调查所发现的法律风险,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针对上述法律风险和解决方案制定时间表,监督交易相对方按照解决方案的要求,以化解法律风险。
三、法律尽职调查的方式和途径
1、书面审查
全面审核尽职调查清单所列举的书面资料文件,并与原件一一核对。如果没有原件,由目标公司说明原因。所有文件由目标公司盖章,并装订成册。
2、面谈或访谈
通过面谈、电话、视频等方式与目标公司负责人、各个部门(通常包括财务、生产、销售、采购、技术、劳动人事、工程等)的负责人进行谈话,了解与交易有关的所有事项。并对谈话内容进行记录或录音录像,并由访谈对象签字。
3、实地调查
对目标公司办公现场、厂房、项目工地等进行实地调查,制定调查笔录,或对现场情况进行拍照。
4、查证
通过走访有关国家机关或具备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等单位,查证或核实与交易有关的资料、信息,并取得相关单位的书面回复。例如工商部门、房产部门、土地部门、质检部门、劳动部门、社保部门、税务部门、环保部门、安全生产部门、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等。
5、网上查询
通过政府主管部门网站或其他网站查询与交易有关的信息,并制定查询笔录。例如: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商标局网站、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网站、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网站、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系统、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查询系统、中国裁判文书网等。
6、函证
针对在异地或不方便联系的调查对象,可以采用函证方式进行调查,即以挂号信或特快专递的方式,向调查对象寄出询证函,并要求对方予以回函。
四、法律尽职调查报告
法律尽职调查的结果就是向公司出具一份真实、全面、有效的法律尽职调查报告,以供公司决策之用。法律尽职调查报告应全面反映尽职调查的过程和内容,并对所收集的资料和信息进行全面客观的法律判断,特别是针对法律尽职调查过程中发现的法律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以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果以及对本次交易的影响,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法律尽职调查报告用词应简明扼要,不得使用模糊性词语。法律尽职调查报告用按照“基本事实 — 调查情况 — 法律问题 — 解决办法 — 法律风险或影响”的逻辑阐述相关法律问题,并从“是否合法合规”、“是否真实有效”、“是否存在纠纷或潜在风险”三个方面对法律事实进行法律评价,并发表法律意见。
法律尽职调查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七部分:(1)标题;(2)引文:主要阐明尽职调查的要求、范围、方法、时间等内容;(3)释义;(4)声明事项:主要说明尽职调查报告的依据、责任限制以及出具报告所依据的各种假设;(5)概览:主要简要列明目标公司的股权结构,同时汇总尽职调查报告每一部分的结论意见,并简要说明本次尽职调查的结论;(6)正文:对尽职调查的情况进行总结,对涉及的法律事项及其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评价和建议;(7)签字或盖章。
北京市京大(济南)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 2014-2020 鲁ICP备2020048340号-1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高粱桥斜街59号中坤大厦801 电话:01082689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