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征
滨州到济南开车两小时的路程,因担心堵车耽误路程,我六点从滨州出发,确保九点前到济南。路上还是遭遇了堵车,一次是在济南绕城高速,一次是在顺河高架路,两次堵车导致整个行程由两个小时增加到三个半小时。历经这次堵车,引发了不少思考。
遭遇堵车就会影响行路,对造成堵车的人来说是堵了别人的路,对于被堵车的人来说是被别人堵了路。
路是可以选择的,条条大路通罗马,遭遇堵车有时候是因为行路人选择的道路错了,所以会遭遇堵车。往往是选择捷径的人遭遇堵车的概率要大一些,大部分人都想走捷径,捷径就成了一条很拥挤的路。因此出现了欲速则不达,绕路的人很有可能会早于选择捷径的人到达目的地。
有了明确的目的地后,选择道路很关键,一旦走上了选定的道路,往往又不能再选择其他路。有的人善于利用导航,提前预见到堵车路段,就选择了绕路或者中途改变路线,但是有的人还是抱有侥幸心理,坚持走捷径。大家都认为走高速快捷所以选择了高速路,但是选择走高速路不能仅仅想到高速路的快捷,还要考虑会有什么人在同一时间节点和自己走再在同一条高速路上,也要了解高速路的实时路况。走普通道路可能要遇到很多不可预料的情况,可能会多走路程,其实在选择普通道路时就应预料到这些,往往这样的选择会因为自己对不利条件早有预测而顺利到达目的地。
遭遇堵车的人,有的因为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所以即使遭遇堵车也能在预期时间到达目的地。有的人只是想到走捷径带来的便利省时,结果因堵车耽误行程没能按时到达目的地。
有的人是因为车辆故障抛锚或者交通事故堵塞了道路,造成堵车的人觉得很无辜,对别人的不满和抱怨也是愤愤不平。虽然不是出于故意造成堵车,但毕竟是因为自己的过失给别人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上路前应当有充分的准备,只考虑自己的目的地和路线,没有考虑车辆是否具备运送自己到达目的地的性能,没有考虑自己是不是具备走捷径线路的驾驶技术,所以才会抛锚或者发生事故。不要因为一个人的过于自信或者疏忽大意影响了千百人行路,甚至是给别人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上路前不检查车况,驾驶技术不佳非要走高速路,不仅没有顾及自己也没有顾及别人。现在我理解了为什么不允许持有实习驾照人员单独驾车在高速路行驶的规定了,这不仅是对实习驾照持有人的保护,也是对别人的保护,是对交通秩序的维护。
路本来就是大家一起走的,和什么人同路很重要。有时候自己可以选择同路人,有时候自己不能选,两点之间有时候只有一条路,同一起点不同的终点可能要共行一段路,基于到达目的地的道路相同不得不走同一条路。
遭遇堵车,影响了走路,固然无辜也无奈,其实自己也有一定的责任。越来越多的人想走捷径,越是不具备到达目的地能力的人越是想走捷径,越是渴望早到达目的地越想走捷径,既然选择了和他们同路,就要承担堵车堵路的风险。选好路也要选好同路人,有的同路人是基于相同的目的地主动结伴而行,有的是目的地不同但走在了一条路上。渐行渐远是一般结局,最终一起走到一个目的地的毕竟是少数。
遭遇堵车,有一种搭车人不停地抱怨,最终还是落在抱怨驾车人。搭车本来就是为了自己便利,自己选择的机会更多,其实搭车本来就是一种投机。搭别人的车去自己的目的地,只为了自己利益与人同路,如果堵车路上有这样的同路人,心会比路更堵。
上海到北京可以有很多交通方式,坐火车、坐飞机、坐公交车、自驾车。坐火车有快车有慢车,要看自己的经济条件是否买得起高铁票;坐飞机最为便捷也要看自己的经济条件;坐公交慢一些,但是因为不用自驾会轻松一些也比自驾节省资金;自驾快于坐公交车,但是要付出辛苦费用也高,关键问题是还得有车。定住了出发点和终点,不等于到了终点,要到达终点有很多选择,任何一项选择都和自身条件密切相关,自身条件具备了还会受到交通工具、时间、路况甚至其他不可预见的因素的影响。
走路和人生相同,确定奋斗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需要充分考虑分析,要充分考虑个人的能力,要充分考虑可以利用的条件,试图通过捷径实现目标,往往是事半功倍。
选定人生目标要考虑是否和自己实际切合,有的目标看起来不难实现,而且有的人看似轻松就实现了,对别人轻而易举的事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未必能做到。选择实现目标的道路不仅要考虑自身的条件,也要考虑其他条件,基础条件相同未必就都能实现同一目标。实现目标的过程就是人生奋斗的过程,期间会遭遇很多艰难险阻,自己的退缩,别人的阻碍,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只有不断的调整思路,不断地提高自身能力才会保持实现目标的能力。目标对了道路错了不会实现目标,道路选对了自己走不好或者被别人堵路了也无法实现目标。
行走在路上,会有很多意外因素影响路程,有的是可以预测的,有的是不可预测的,不仅要选好路还要走好路看好路。